首页

女主天地美脚专区

时间:2025-05-25 19:38:44 作者: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已培养千余名获得中丹双学位国际化人才 浏览量:35593

  中新网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获悉,设在该校的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中丹中心)/中丹学院,十余年来已培养1000余名获得中丹双学位的国际化人才,成为两国科教文化合作的一面旗帜。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活动在北京怀柔的国科大中丹中心/中丹学院顺利举办。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中丹绿色创新日”近日在北京怀柔的国科大中丹中心/中丹学院和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同步举行,国科大副校长王艳芬在哥本哈根会场开幕式上致辞时回顾中丹科教中心的发展历程,透露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相关情况。她表示,围绕《中丹绿色联合工作方案(2023-2026)》,中丹双方将在环境、气候和绿色技术等领域深化合作,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随后,王艳芬代表国科大与丹麦清洁科技集群(CLEAN Denmark)签署合作备忘录。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活动包括中丹科技创新合作论坛、中丹绿色发展论坛和中丹青年交流论坛,两国专家学者以及青年学生分别分享在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成果与经验,围绕绿色政策与技术实践展开讨论,并举行2025大学创业世界杯启动仪式。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2025大学创业世界杯举行启动仪式。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据了解,中丹学院是由国科大与丹麦高等教育和科学部及丹麦8所大学共同发起创建的科教合作平台,旨在发展和加强中丹之间的教育合作,增加中丹两国学生及科研人员的交流互动。作为中国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丹学院承担着中丹中心的教育功能,致力培养拥有跨学科思维、具备创新意识、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与创业高端人才。

  国科大中丹学院院长王海燕接受媒体采访介绍说,中丹学院每年来自欧洲教授的规模稳定在200人次,提供水与环境、神经科学与神经影像学、公共管理与社会发展、创新管理、生命科学工程与信息学、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食品与健康等全日制英语授课的硕士项目,这些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并能为全球发展做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国科大中丹学院院长王海燕为中丹科技创新合作论坛作总结。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她指出,下一步,中丹学院要面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全球面临重大挑战的能源、气候变化、生命健康等领域,加大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的力度,并进一步推动合作成果转化。

  2025年是中国与丹麦建交75周年以及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签订40周年,“中丹绿色创新日”活动在此背景下举行,既展示中丹科技合作成果,也为两国未来加强可持续发展等深度合作奠定基础。(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

牢记党的干部“永远是人民的公仆”,树立正确权力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巴黎公社法令明确规定,所有公职人员是人民的“公仆”。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作为公职人员,必须树立正确权力观。习近平总书记在早年的一篇专访文章中指出,“不要把个人的发展、升迁作为志在必得的东西。因为这是不可能的,没有这种公式,没有这种规律”,而是“要立志当‘公仆’,做大事”,“一个人也许一辈子成就不了什么大的事业,但最起码他是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这些重要论述为广大党员干部确立了从政准则。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秘书长 谢极:这说明企业生产经营、市场以及投入状况都有所好转。从国内的订单指数来看,8个行业中,有6个行业是上升的。工业、交通、旅游、餐饮住宿在持续向好。国家发改委专门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广东高院首次发布行政诉讼十大司法建议

据了解,铁路部门主动对接教育部门和各大院校,及时掌握院校开学时间和学生运输需求,针对学生旅客集中出行的线路,调集机车车辆、动车组和乘务人员,增开学生专列。其中,2月22日至3月5日计划开行学生专列253列,主要包括喀什、和田至乌鲁木齐,郑州至沈阳北,玉林至桂林,潮汕至湛江西等方向,后续还将根据需求动态增加运力。

推进京津冀文旅产业协同 “通武廊”文旅交流季将于“五一”开幕

在马尔康市敬老院的27名工作人员中,女性有24名。格西王姆介绍,这些来自民族地区女性勤劳能干,用自己的双手温暖他人,成为自己家庭经济重要支撑,也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关注。今年两会,格西王姆的“心愿”依旧聚焦养老服务领域。她希望能进一步引进社会力量,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养老护理人员的权益。

韩正会见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应变之二则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尤其是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兄弟城市合作。上述机构公布的统计中,深圳港和广州港的货柜吞吐量分列第五和第六。除此之外,珠海港、东莞港也早已迈入亿吨大港行列。近年来,更是通过“大湾区组合港”的模式串联起大湾区9个内地城市,进一步提升区内资源要素便利化流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